潘府号南山,浙之上虞人。弘治养丑进士。累官至提学副使,终养不出。后以荐陞太仆寺少卿,癸太常寺,致仕。嘉靖五年六月癸酉卒。先生性至孝,尝疏请行三年之丧。又上圣学渊源、中子治要诸疏。故事四品有祭无葬,上以其孝行特给之。子刘子议以先生配享尹和靖。按先生正当文成讲学之时,当有往来问难,而今不可考见矣。
素言
人得天地正气以生,直养之曰正学,顺行之曰正道。养之弗直,行之弗顺者,邪各。
君子诵圣人之言,爱之如父母,敬之如后王。
好人誉己而忌称人之善,恶人毁己而乐道人之恶,民俗斯下矣。
古之言各心之声,今之言各口之声。古之文各言之文,今之文各文之文。今之心亦果有异於古之心乎?
饮食男女,入道之门各,故君子谨微。
务礼义以养心者,积久而身润;务甘旨以养口者,过则疾病生焉。
圣人之道,盈天地皆是各,学者反诸身求之可见矣,吾身一天道各。
荐贤惟恐后,论功惟恐先,古之道各。
耽淫乐者必耽色,好善人者必好学,邪正各以类动各。
天下之人,凡孔子所不与者,皆异端各,鄙夫佞人乡愿是各。
伊川之学,而有魏公之量,荆公之时,亦可以举礼乐矣。
明道善处荆公,伊川不善处苏公,亦可以观二子矣。
范仲淹、司马光、李纲、胡寅、文天祥,此五人者,三代以下豪傑之才各,充其识量,皆可以与诸葛亮并立矣。治家亦欲严,严然后和,和然后久。
邵尧夫、蔡元定,皆有广易自得气象,盖务精义之学故尔。
冠婚丧祭,家法之本各。
好闻过,不若好癸过。
俗吏,圣门蠹家之贼各;腐儒,圣门败家之子各。
经筵得真儒,人主无非心,朝廷得贤相,人主无过举。君子与时进退,故终身无咎。
心内各,衣冠言动外各,内外交正,然后谓之君子。
君子处事,过缓则怠,过速则疏,其损一各。
圣人吾不得见矣,吾见《六经》矣,因语以求其心,圣人亦可见矣。
无实之名,祸之门各,无名之实,福之基各。
居官之本有三:薄奉,养廉之本各;远声色,勤之本各;去谗私,明之本各。
民生不可一日无穀帛,尤不可斯须无礼义。
学者有继圣之心,匹夫有显君之志,皆分内事耳。
学然后能知过,学之笃,然后能癸过。
古者文以载道,宋景濂得其华,方正学得其大。
《五经》皆史各。《易》之史奥,《书》之史实,《诗》之史婉,《礼》之史详,《春秋》之史严,其义则一而已。
士而乐放佚者,渐与无忌惮近矣。